占星术有什么科学道理吗?

科学界观点[编辑本段]科学界有关评论谈到,在大量受控研究中,对于占星术有效性的证明一再失败。从占星术效应值(effect size)研究中可以推断出,其预言平庸的准确度跟碰巧猜到的准确度差不多,而那些被观察到的出色表现在严格的检查下也消失殆尽。当以性格测试来测试时,占星术士通常难以表现出一致的意见。享有盛誉的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过的一篇文章曾做过一项双盲测试。其中的占星师们试图将生辰图与个性测试结果相匹配。得出的结论是占星师既无法通过解读生辰图来解决客人的个人问题,也不能凭占星学材料解释人的个性。另一项以个性测试及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的研究称,有些占星师没能预言关于人的客观事实或不能同意彼此的解释。一项关于“时间孪生子”的研究显示,人们的认知、行为、身体情况及其它可变特性并不会因太阳、月亮及行星的影响而在诞生之时定型。占星术的怀疑者还指出,人们看到的准确的占星术阐释以及对个性的正确描述可以解释为人们倾向于夸大“命中点”而忽略其它的部分,尤其是在表达含混不清的情况下。他们还指出,由于未经管制的人工统计,统计结果经常被错误地用作占星术研究的证据。2006年,一项关于15000个“星座孪生子”样本的大型研究结果发表。该研究调查了出生日期与个性和一般智力(general intelligence)方面的个体差异之间的联系,而并没有找到联系存在的迹象。同时也没有发现黄道十二宫与受调查者个人特征之间存在任何关系。□ 天文学是科学,星占学是伪科学,在今天,这本来是非常明确的事情。然而奇怪的是,在这个已经初步拥有宇宙航行能力的地球上,仍有千千万万的人对星占学抱着浓厚的兴趣。我曾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工作过15年,又一直以研究天文学史为业,这些年来,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我身边的人们--包括受过最正统、最严格的现代数理科学训练的杰出人士--问我:你说星占学,究竟有没有一点道理啊?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正是一种"流行"。在这个问题背后,一定有着某种心理因素,或者某种规律性的东西。■ 是的,甚至于,除了常规意义上的星占学,像古代为国家大事的决策作依据,或为个人的前程运气作预言之外,近来,在国内,在中学生,甚至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特别是文科类的大学女生中),"星座文化"也极为盛行。市面上,众多有关的杂志和图书,都涉及这方面的内容,而且颇为畅销,网上有关的信息就更多了。在这背后,肯定有某种道理,尽管它也许不是科学,或者说天文学的道理。作为天文史家,你怎么看这些现象呢?□ 在这个问题上,我的意见比较保守。我认为归根结底是人类"预知未来"这一古老欲望在作怪。不管受过何等严格的科学训练,对于"预知未来"这一诱惑恐怕总难完全无动于衷。尽管有人已经作过进一步的思考,结论是:如果人类真的获得了预知未来的能力,人生将变成一场噩梦。但是因为事实上人类迄今尚未获得预知未来的能力,所以这个欲望仍然能够继续诱惑我们。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号称能够"预知未来"的方术不止星占学一种,为何星占学独受亲睐?那就要考虑文化因素了。星座与性格命运关系之类的玩意,本质上与中国古代的八字算命之类并无不同,但星座之说来自西方,又和许多神话攀扯在一起,更有漂亮的艺术形象为之装饰,就显得洋而且美,一些出版物又推波助澜。相比之下,八字算命缺乏神话和艺术的辅助,早已被打上"迷信"烙印,显得又土又劣。结果许多女青年喜欢在各种场合谈论星座,以为会显得挺有"文化",其实恰恰显出其幼稚,真令人同情。■ 站在科学的、理性的立场上,你说的当然是有道理的。可是,我们这里所谈的"星座文化"现象,恐怕不是只用科学和理性的道理就能完全说明,或者彻底解决问题。因为人之作为人,在生活中,并不仅仅只靠理性就能满足一切需求。情感的需求,也同样有其道理。而"星座文化",也许正是满足了人们的某种心理的、情感的需求,就像有人所说的,是在安抚心灵中最柔嫩的一面。在面对这种需求时,科学的道理、理性的分析会显得生硬和无能为力。至于为什么女大学生会格外地热衷于此,也许从社会建构的性别(gender)特征上可以得到部分的说明。而且,你把"文化"二字加了引号,实际上,是只把文化限定于科学的、理性的范围,认为符合那些要求的,才是有文化的。可是,换一种立场,文化不也应该是,或者就是多样的、丰富的、多彩的,而且有与情感的需求相适应的部分吗?□ 这我倒不难同意。事实上,无论中国还是西方,以前在很长时期内,星占学家和算命人都曾经担任着安抚人们心灵的职务,如今有了专业的心理医生,前两者也还没有将这种职务完全让出来。  至于我在上面有一处将文化加了引号,当然是指狭义的文化。否则的话,傻瓜有傻瓜的文化,文盲有文盲的文化,试问那些女孩,在那种场合,她们愿意接受这样广义的解释吗?在那种场合(比如面对电视镜头),她们本来就是希望显得有狭义的文化。■ 那我们就来谈文化问题。其实,你做的这个判断可能也缺乏根据,而且从深层也可以做出不同的分析和解释。首先,文化,特别是体现在公开场合的文化,经常是受到许多社会压力的制约而扭曲地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例如,当某女生在参加上海交大科学史研究生入学的面试时,也许会更愿意再现出你说的那种科学、理性的文化。但在内心深处,也许,你所说的许多女孩会更倾向于与星座相关联的那类文化,并把它作为反抗那种她们在内心深处并不真正喜爱,至少是认为并不能充分满足其心理需求的那种科学、理性文化的一种对抗物。再者,当许多认同星座文化的人聚集在一起时,这种星座文化就成为他们认同对方的一种标准,他(她)们彼此间也不会羞于表现自己热爱这种不科学、不理性的文化,甚至于,会认为对此种文化没有了解才是一种"没文化"的表现。其实,许多热衷于谈论星座问题的人,也并不一定就完全彻底地按照星座预言行事,而只是在影响自己作出决策的诸多因素中再加上一个思考的维度而已,并把这种热衷也看做是辨识"同道"的一种判据。这也是代沟现象的一种鲜明的表现。像以上这些现象难道不值得星占学的文化研究者们去探讨其存在的原因与合理性吗?这种探讨,在本质上,也超出了狭义的星占学的范围。□ 伪科学确实有很多功能,包括你提到的辨识同道之类的功能。但我想这里的问题,在于有不少人并不清楚"星座文化"和科学、理性文化区别之间的区别。这是一个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问题。  科学家们当然不愿意看到星占学到处泛滥,比如1975年,鲍克、杰罗姆和库尔兹拟定了一份抨击占星术的声明,包括19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192名著名科学家在这份声明上签名;声明提出三个理由,认为占星术是伪科学:第一,它曾经是巫术;第二,它缺乏物理学根据;第三,人们相信它只是出于寻求安慰的目的。然而也有科学哲学家出来为星占学辩护--这些事你是熟悉的。  这种较高层次上的争论,双方对于星占学究竟是什么,它能作什么和不能作什么,其实都是很清楚的。那些为星占学辩护的科学哲学家,也不会真的靠星占学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但是到了在公众中,却可能产生消极作用,产生误导,产生幻觉,使人从一般意义上认为星占学可能是"有点道理的"。■ 说到伪科学的问题,我想,一般意义上的占星学和我们前面谈论的"星座文化"还是有些微妙的区别的。在承认伪科学也有某些人类需要的功能的前提下,反对作为伪科学的占星学,这我同意。但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星座文化"的热衷者,其中许多人并没有把它看作是像科学一样的东西。而标准的伪科学的一个突出的特征,是打着科学的旗号来鼓吹明明不是科学的东西。"星座文化"虽然与占星学有着不过分割的联系,但现在许多爱好者却是更多地把它作为一种娱乐和精神安慰,而不是看作对于命运未来等严格的预言,那种"有点道理"的感觉,也与他(她)们对科学的道理的感觉并不一定相同。因此,我们对此大可不必惊慌失措。有那么一些对科学所不具备的功能的补充,也许未必就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正像在历史上和现实中科学无法取代宗教一样,天文学也许同样无法取代"星座文化",这本可以是同时并存(当然也有部分冲突)的两回事。当然,科学家宣传科学反对伪科学也是值得赞扬的。不过,在公众中,直正地普及科学的、理性的文化,毕竟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这是要有一个艰巨、漫长的过程的,如果过急了,一上来就拿本是更多地作为一种娱乐的"星座文化"开刀,有可能会反到带来更多事与愿违的抵触。因此,还是先去重点分析揭批那些直接害人、严重危害社会的伪科学,先放"星座文化"一马,更多地去从心理、社会和文化的方面对之做些研究,这也许是更为适当的做法吧。□ 看到你这样好心地为"星座文化"说情,那些MM真要感谢你呢!不过我可是从来也没有鼓吹过要拿"星座文化"开刀--只要心里知道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或是伪科学),知道这两者分别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就不会被误导。这使我想起昨天在香港城市大学作"日常生活中的伪科学--如何面对?"演讲时,有一位听众提问:据说某大影星之所以和某大导演分手,是因为该大影星逼着大导演和她结婚;而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听信了算命人的"指导",这算不算被伪科学所误的例子?我回答说:如果真有此事,那确实是被伪科学所误的例子--要是该大影星早些来这里听讲座,就不会如此了!听众大笑起来占星学一直被人们视为伪科学,但各种各样的占星术却传播了千年之久,甚至传遍了世界,其中一定有一些值得人们好好推敲的地方。20世纪末混沌理论建立,占星学终于找到了一条可以被科学解释的途径......